拜登访亚进程即将迎来尾声之际,除去“反华经济圈”等行动外,在台湾问题上美国还连续做出三个大动作。
美国的第一个大动作是,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普莱斯公然在台湾问题上摊牌称“美国不认同中国提出的所谓一个中国原则,而是坚持‘一个中国政策’”。他还称“一个中国政策”由《与台湾关系法》、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美对台六项保证为指导”。
本月早些时候美国国务院官方网站删除“一个中国原则”相关表述,并在对台湾问题的概述上大篇幅加入“台独”立场言论后,中方立即进行了驳斥,但是,普莱斯称“中国一直在曲解美国的‘一个中国政策’”。
此番表态完全表明了这届拜登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现在的问题已经不是美国是否支持“台独”,而是接下来他们会怎么支持“台独”。
普莱斯所说的《与台湾关系法》是1979年中美建交后美国国会通过的一项国内法,该法案确实是过去几十年美国在台湾问题立场上的官方性文件,主要内容是规定了美国与台当局的所谓“非官方关系”,以及美国对台军售、美军出兵干涉台海战事的依据及反对中国大陆通过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立场,除此之外实际上这部法律仍然将台当局视为一个“独立国家”。
对于美国这种以国内法凌驾于国际法,内政凌驾于外交之上的做法我们已经屡见不鲜了。在过去,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还是比较谨慎的,中美官方场合下对台湾问题的口径都是以“一个中国原则”、“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为基础。
但现在呢,随着中美关系长期恶化的趋势已经成为广泛共识,美国打“台湾牌”越来越频繁,甚至于如今已经开始在官方层面上重新定义美台关系,重新定义台当局的政治地位。
今年,美国国务院更新了对台湾问题立场的表述,其中重点强调了台当局与美国的合作关系,包括“台湾是美国在印太的重要合作伙伴”、“美国将提供必要的国防物资与服务,保证台湾维持充分的自卫能力,及美国支持台湾加入国际组织”。
而在几个月前,或者说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美国国务院对台湾问题的表述还是以“反对台独”为主,现在发生如此大的变化,意味着台湾问题的风险已经大大地增加了。
美国的第二个大动作是将台湾“武装到牙齿”。目前,对台军售问题已经在美国国会成为了一个重要议题,美国众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成员史蒂夫·沙博称:“必须吸取乌克兰战事的教训,在冲突之前将台湾武装到牙齿”。
按照美国国会目前的讨论进展,他们计划向台当局出售包括反舰导弹、防空导弹、无人机等“能够有效增强台军不对称对抗能力的武器装备”,除此之外美国国会上两党还就对台军事援助的一些问题达成了共识,虽然台当局能够获得的军事援助可能相对有限。
美国的第三个大动作,是明确武力干涉台海战事的立场。在访问日本期间,5月23日拜登与岸田文雄共同出席活动,期间记者就台湾问题上美国是否出兵干涉提问,拜登完全没有思考直接回答称“出兵干涉台海战事是美国作出的承诺,美国反对台湾问题最终以中国使用武力解决收场”。
正是因为美国在台海问题上频频拱火,才助长了蔡英文当局的嚣张气焰。
相比起12个月前,现在的台海局势的紧张性已经大大地提高了。2020年是解放军在台海军事活动最频繁的时候,当时民进党虽然嘴上喊着抗议,但并没有什么实际行动,但在2022年,民进党命令台军已经进入了较高要求的“紧密战备”状态,民进党的基层部门也开始紧张备战。
这一次拜登访亚期间没有邀请台当局参加“印太经济框架”,其实让民进党当局很失望,岛内绿媒听闻这一消息也是哀鸿遍野。但拜登没动过这个心思吗?笔者认为不见得。只是现在时机不够成熟罢了,一方面美国对台军售案落实的还很少,特别是2017年之后签署的美台军售案绝大部分都还没有交付,台军装备亟待更新,战备水平亟待提高。另一方面,美国也是担心中国已经具备武力统一的能力,在此刻并不适合引起中国的怒火。
而美国目前很大程度上参考了乌克兰战争的先例,希望能够处在一个不直接参战,又能制裁中国的位置上,所以现阶段白宫并不敢在台湾问题上作出那些极端危险的挑衅行为。
但这种情况不会持续很久,美国国会两党已经明确了加速对台军售、提高台当局的军售待遇的必要性,一些智库预估在未来24个月,美国对台军售幅度将有所增加并且交付速度大大提高,“对台军售三件套”的F-16V升级案、M1主战坦克采购案、M109A6自行火炮项目都将加速交付,未来一段时间台当局的军事能力会有一个跃升。
等到那个时候,拜登政府的底气可能会比现在足很多,按照美国国务院的官方口径,支持台当局参加国际组织是他们的长期目标。
现在看来台海战争可能已经避无可避,中国是时候准备了,不只是增强武力统一的能力,而是应该充分考虑当美国和日本挑起战争时,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中美印象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