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COMMENTS
当前位置:首页>评论

慈善合作:中美关系的亮点

作者:   来源:尚道战略  已有 550人浏览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中美结构性冲突加剧了两国竞争,制约了两国合作。一些学者甚至声称,中美关系正陷入历史冻结甚至冷战。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两国能否处理好两国关系,将影响全球未来的政治和经济。

尽管战略竞争仍可能是未来中美关系的一个关键词。但两国仍有很大的合作空间,双方应探讨通过重建关系和加强在许多重要问题上的合作来修复关系的可能性。事实上,双方在全球气候变化、贸易和金融、慈善等多个领域一直保持着积极沟通。但随着气候变化谈判的暂停和贸易摩擦的加剧,几个合作领域已经陷入停滞。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两国慈善合作不断加强和深化。疫情期间,中美许多友好城市相互帮助。

不仅是平民,很多企业也为抗击疫情做出了贡献,特别是一些高科技企业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帮助抗击病毒传播。

在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治理的严峻考验下,中国慈善事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中国慈善事业发展年度报告(2022年)》显示,截至2021年底,中国共有社会组织900,900个,比2020年同期增长0.73%,其中社会团体37.1万个,社会服务机构52.1万个,基金会8885个。

中国的慈善事业也呈现出新的特点。首先是沟通渠道的多元化。在“互联网+”时代,慈善项目推广的渠道和范围不再受到严格限制,自媒体、短视频、直播平台和即时通讯工具提高了推广速度。通过这些方式,传统慈善机构可以以更低的成本和更广泛的覆盖范围来完成他们的工作。

中国慈善事业的第二个新特点是越来越多地使用技术赋权。数字工具,特别是区块链技术,一直在推动慈善事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早在2020年,腾讯就已经将区块链应用于公益项目的跟踪,很好地利用了区块链去中心化、开放性和可追溯性的优势。这确保了捐赠的透明度,提高了筹资效率。当人们在微信上捐款时,可以更加确信他们的捐款真的被用于指定的用途。

尽管两国关系紧张,但两国应超越分歧,加强在慈善领域的合作。在新冠肺炎疫情后的新形势下,双方在慈善领域的合作仍有很多可能性。美国商务部前副部长琼·麦肯蒂在中欧慈善合作倡议首次对话会上指出,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在慈善问题上的合作为美国、欧盟和中国加强重要关系提供了重要机遇。我们怎样才能抓住这个机会呢?

第一,继续开展抗疫公益合作。病毒已经在全球夺去了数百万人的生命,而奥密克戎变体增加了大流行预防的难度。中美两国非政府组织应继续开展人道主义援助,支持科研和跨国技术合作。

第二,发展慈善人文交流。文化交流在中美关系中始终发挥着积极作用。双方应考虑重启或加强慈善交流活动,如过去的“中美慈善交流3.0”项目。

第三,双方应该在促进慈善事业发展的技术方面相互学习。推动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广泛应用于慈善事业,促进政府、社会组织、媒体、公众合作,共同打造“全民慈善”

转自:the diplomat

发布时间:2022年09月21日 来源时间:2022年09月20日
分享到:

留 言

网友留言为中美印象网网友个人的看法和感受,不代表本站观点

评论COMMENTS

中美印象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