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赵全胜 【海外看世界】主编
美国总统拜登的亚洲行(5月20-24日)广受关注。为此我们邀请了在中国大陆,美国,日本,和香港地区的22位学者就下列问题展开讨论:
· 战略重心:拜登这次走访韩国和日本,并与四方机制(Quad)领导人会谈,是说明美国的战略重心还在亚太吗?这和俄乌局势有什么关系?这一系列动作对世界格局会有什么影响?
· 美韩关系:由新出炉的总统尹锡悦领军的韩国是否会加剧大国在朝鲜半岛的角力?韩国会彻底倒向西方吗?
· 美菲关系:刚刚结束的菲律宾大选选出了前领导人马科斯之子小费迪南德·马科斯,从杜特尔特到马科斯,这是否说明菲律宾(和东盟国家)不会加入美西方所主导的反华包围圈?
· 中欧关系:马克龙击败“亲俄”的勒庞而连任法国总统以及德国总理朔尔茨访问日本(且只去日本不来中国)是否说明法德(和北约)已经决定要和中国保持距离?中欧关系何去何从?
· 美国内政:拜登亚洲行,也可能会涉及美国国内政治经济遇到的挑战。在股市大跌、通胀加剧、新冠死亡人数突破百万的大背景下,民主党中期选举状况不容乐观。拜登是否会借此行来转移视线并提振美国经济?拜登政府接下来会继续向中国施压还是降低甚至取消关税来缓解国内通膨?
· 中国周边:拜登亚洲行对中国周边和亚太地区的政治,经济,安全环境有何影响?其最主要的意义可能会是什么?
(写于2022年5月13日)
在国际格局和大国关系变化下,韩国的政权交接更加受到各方关注。进入“尹锡悦时代”的韩国将在大国之间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存在着较大不确定性。短时间内,“追随美国”将是新上台的尹锡悦政府的外交安全特征,其强硬、保守和攻击性的特点很可能会解构朝鲜半岛的安全与政治平衡,冲突朝鲜半岛及东北亚的安全架构。
从韩国新政府的对外策略来看,尹锡悦集中了李明博与朴槿惠时代的诸多人物,保守色彩明显,这些影响性的智囊推动韩国国内政治氛围走“亲美一边倒”的概率较大。韩国国力进入全球前十,军力位列全球第七,是真正意义上的“强中等国家”。而其单一民族附带着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高涨,韩国正在谋求发挥其国力与军力相匹配的地位与作用,进入世界大国行列成为尹锡悦政府的战略追求。
印象最为强烈的当然是中韩关系的可能变化。尹锡悦智囊曾多次强调应当检讨一直以来的“安美经中”政策,并摆脱引发政策混乱的“安保和经济分离”基调,转向“基于韩美同盟”的对外政策路线,主张将对华战略基调从“合作”转变为“合作与牵制”,在中美之间由“战略模糊”转变为“战略清晰”。尹锡悦政府认为这样做的理由有三:
(一)随着对中国经济依存度的加深,认为中国有干涉和限制韩国安全政策的倾向;
(二)韩国在安全问题上看中国脸色的做法引起了美国对韩美同盟弱化的疑虑;
(三)“安美经中”政策难以同时维护与中美的良好关系,甚至会冲淡与两国的关系。
美国当然欢迎这种变化。美国国会研究局最近的报告称,“尹锡悦候选人的胜利意味着未来在朝鲜、中国、日本、印度-太平洋地区等美国议会密切关注的诸多焦点问题上,美韩两国的意见可能会更加一致。”美国进一步加大了对韩国的拉拢力度,北约也将触角伸向朝鲜半岛。5月5日,韩国国家情报院公开表示,韩国已是北约网络防御中心的正式成员,成为首个加入该组织的亚洲国家。
事实上,中国高度重视与新政府的关系,避免中韩关系出现波折。驻韩大使邢海明等在选举前后分别会见或向尹锡悦转达了中国领导人的祝贺,大使馆人员也分别会见了被指名为驻华大使、统一外交首长的诸多人士。王岐山副主席以超规格身份出席韩国新任总统就职典礼,恰恰展现了中国对两国关系的高度重视和期待。
韩国意识到中美竞争的长期恶化趋势不可避免,中美关系恶化已经让韩国陷入更加棘手的进退两难困境,当然也认识到了韩国的身价无论是对于中国还是美国,都有大涨的可能。这也让尹锡悦政府有了更多的期待与选择空间。
中美之间的选择,不仅仅是一道选择题,而是一道有着各种可能的多选题,甚至是发挥各类想象的论述题。尹锡悦领导下的韩国不仅站在了中美大国博弈的十字路口,也使得未来的韩国国运走到了抉择的风口。
王星星: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
中美印象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