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撤退国际社会和中国递增的领导权
在5月26日到27日的第四十三G7峰会,尽管面临来自教皇弗朗西斯(Pope Francis)和德国总理安吉拉·默克尔(Angela Merkel)关于留存协议的压力,特朗普宣告了退出巴黎协定的决定。这个决策仅仅是特朗普政府近期制定的若干内向型国际政策之一。在5月24到25日布鲁塞尔的北约会议中,特朗普拒绝申明美国对《北大西洋公约》第五条的承诺,后者体现了集体防卫的原则。特朗普还指责了北约成员国“长期付款不足”,尽管所有的北约成员国家都完成了其支付协议。特朗普还认为德国在贸易中很差劲,据说威胁要停止对德国汽车的进口。这呼应了特朗普贸易政策议程中对不平等贸易实践的反对以及其政府认为德国打压欧盟以增加其自身出口竞争力的宣言。
每一次特朗普从美国国际责任的退出看起来都是将美国国内的利益放在了全球合作利益之上。他强调说环境对他很重要,但是巴黎协定对美国的石油工业的工作不利。特朗普声称北约成员国欠美国债以及美国不公平地付北约的费用,这都是没有法律依据的。事实上,根据基于全国收入的标准,美国应该支付北约22%的费用。美国企业研究所的右派学者里施密特(Gary J. Schmitt)表示,特朗普“不关心说的话是不是准确的”。在布鲁塞尔,特朗普显眼的粗暴的行为,包括把蒙特内哥罗总理推到边,伴随着他对于更多支付强烈的坚持。
尽管特朗普没有坚持他竞选时的所有承诺,但最近国内的运动则展示出他坚持了对其核心政治支持者的承诺。煤炭产业迫使特朗普撤回奥巴马的气候变化政策,产煤州共和党的支持者也特别希望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在2017年4月的集会,特朗普又说“我们的政府快速地参加国际协议,这让美国挑起重担,但别的国家不劳而获”。特朗普强调保护“美国工人”,他认为他们代表美国的核心。因为全球贸易的竞争,美国的低技能工人正在经历痛苦,所以“就业保障”变成了掩饰不住的地方保护主义。
中国已经开始着手于气候变化、全球化、和自由贸易等议题,也在努力地和别的国家开展合作。5 月31日到6月2日,李克强总理访问欧洲(包括了第十九中国与欧盟领导人会晤联合),旨在加强合作关系,遏制地方保护主义的事情。5月14日到15日的一带一路论坛上,中国也愿意支付巨额费用,推动进步全球贸易和国际合作。2017年初达沃斯(Davos)的世界经济论坛上,习近平告诫特朗普关于地方保护主义对世界幸福的危险和为了后代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
看起来美国正在退出其全球霸权的责任和对自由国际秩序的贡献,中国愿意而且有能力承担全球领导的全 力。但事情真的是这样吗? 一个全球公民可能想这些问题:美国退出国际舞台就是特朗普的片刻还是长期的趋势?美国的退出对世界有何影响?如果中国变成了新的全球领导者,会支持美国创造的世界秩序或者将中国的强加给世界?美国的退出如何影响目前的中美关系?
为什么美国的退却可能是长期的趋势?
特朗普的总统任期最多继续八个年,但需要社会和经济保护以及拒绝国际合作都是更大结构性变化的产物,如无对全球福利的负面影响,这些都不可逆转。世界最近有右派民粹主義的新浪潮 ,如特朗普的选举、法国的玛丽娜·勒庞(Marine Le Pen)、“英国退欧”等。民粹主义可以被定性为以下因素驱动的运动或意识形态:第一,国家的“真的群众”的挫败感,这来自因为他们身份经济和社会地位卑微,尽管他们骄傲和历史性身份;第二,“真的群众”被既有精英藐视或剥削的感觉;第三,社会经济不平等,外来者和虚伪的精英被认为得到了更多利益。民粹主义跟全球化及其产生的经济、人口、社会影响有关系。
简言之,贸易增加了所有参与国的总体经济福利,但它确实对一些国家的内部人群有损伤。由于要素价格均等化,国际贸易造成了工资下降、低技能工人的失业、加剧了欧美等发达经济体的不平等。民粹主义需要国家就保护自己:牺牲总体福利来保护工业、在自己和邻 国中间“建立一个长城”、牺牲国际合作来给“真的群众”的利益优先权、拒绝既有精英和他们的方式、支持原始诚实的方式等。在过去,这些冲动已经转变为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和移民配额,跟现在 的特朗普政府的承诺很相似的。
除非为了减少低工资的工人受到的贫困化制定政策,美国向内退出的社会和经济力量会继续。解决社会经济不平等不是美国在国际合作中退缩,这样的政策阻碍低工资的工人进入更有竞争的产业,也让国内和国际福利下降。最好的答案是通过政策找到全球化下处理经济和社会失调问题,比如说提供更好的贸易援助。
孤立主义的美国对世界的后果
美国持续退出国际合作的后果可能改变众所周知国际秩序。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扮演了重要角色:世界需要保持自由贸易和别的公共物品的全球霸权、由规则制约的合作、自由贸易、泛民主和人权方的国际秩序的领导者。
自由贸易、集体防守、干净环境都是公共物品,这面临着搭便车问题:所有国家都有不想贡献自己力量同时享受他国贡献好处的想法。日常生活,搭便车问题很容易 现。比如说很多邻居都要干净漂亮的公园的公共产品,每一位邻居说一起园艺、除草、整理, 但是每一位邻居都有不想贡献的想法。他们认为即使一个人不承担责任不做他的工作, 别的人还能照顾公园,推卸责任的人还能在干净公园里幸运地散步。最后的结果就是一个不干净的公园。
搭便车问题的答案是有一个霸权(通常是最富有强大的国家)当领导提供公共物品。霸主通常执行长时间而昂贵的任务,如直接监控邻居或者建立国际机构。因为得益于其规模和影响力,霸主从公共利益中收益最多,所以他有动力这么做。美国扮演了这么一个霸主,通过在建立关税及贸易总协定(GATT)——现在关税及贸易总协定(GATT)——和世界贸易组织( WTO),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组织中扮演重要角色来维护国际自由贸易和金融。美国在北约的角色和全球环境合作的角色类似。
虽然美国的军事经济力量相对的下降可能不再是世界霸权,它仍然是在支持自由贸易、保护世界的环 境、北约的集体安全等方面规则和规范的领导。美国从国际组织的退出有诸多影响:直接地伤害公共物品的供应 、暗示它国可以退出国际的条约和规则、向国际社区传达美国的承诺是不可靠的。但是最重要的是美国的退出告诉雄心勃勃的挑战者和同盟国美国领导的规则制约、泛民主、自由贸易、联合的国 际机构是虚弱。
在中国领导下的世界
中国对国际机构日益增长的责任暗示着中国将在承受全球倡导的材料价格和领导国际合作规范两方面同时取代美国成为全球领导者。但如果美国在全球地位上持续下降(要么是因为特朗普下平民主义政策驱动,要么是相对其它国家长期的经济军事力量下降的结果),目前尚不清楚中国是否支持现行的国际制度。国际关系学者兰德尔·施韦勒 (Randall Schweller)和蒲晓宇认为像中国一样的正在崛起的大国可能是:1)通过努力维护现有制度的支持者、2)不履行职责而享受现有秩序好处的搭便车、3)破坏现有秩序重建新秩序。
中国愿意投资一带一路计划可能说明中国未必是不履行职责的国家。可能把中国对巴黎协定、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WTO)、和自由贸易的保护的物资支援和拥护理解为中国支持现在的的自由党、民主、和联合秩序,不愿意逃避责任。但是中国支持的美国领导制度也可能代表它在争取时间变得更强,努力提高自己的声誉,增加软实力,并寻找机会批评美国和挑战美国的领导角色。
兰德尔·施韦勒(Randall Schweller)和蒲晓宇观察到中国对未来世界格局的两个长期想象。第一个想象建立新的中国秩序,强调中国传统哲学观念强于比美国、“美国帝国”对使“群众的利益”最大化失败 、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制度比民主国家优越、基于中国集体福利中心的和谐社会的更好的世界未来。一个很多中国人认为的哲学观念是天下,强调所有人在优越的中国方式的指导下团结。第二个想象是在目前自由、民主、合作秩序上的延续,但是形式更加包容、规模更大。第二个想象认为民主化才能最终实现中国的利益。
中国最近的外交政策表示什么未来的利益?
虽然中国的自由党倡议和拓展自由贸易支持国际机构的倾向于,中国也有行动表明不支持现在的规则制约、泛民主、自由贸易、联合的国际机构,最公然的国际规范拒绝是中国不愿意遵守南海执政和在南海继续的单面的动作。这些动作表示只有在有利的时候中国才会倾向于合作,但是在核心利益受到挑战时候就不遵守国际规章制度。中国最近也在有效地审查所有它国的新闻媒体。在中国的国家主导型下的封闭的资本账号、钢铁的生产过剩、资源的不合理分配仍然都是完全经济和财政的自由化的挑战。中国对政治和经济自由党的改革继续地不支持就表明中国会抵制融合到自由民主的国际机构的信号。
现在和中美关系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对国际社会摇摆不定地退却和中国不肯定的日增地世界的角色的印象应该何去何从?
美国应该再求值提出领导角色、对别的国家施加压力、要求他们为机构和联盟付出更多努力、推进贸易保护主义的贸易。习近平的确表示全球化的反对是无谓的,虽然全球化能伤害有一些的人,但是答案不是停顿增长由贸易引发的福利,而是处理美国社会安全网的不足。改进的社会救济帮助低技能的工人长远发展,加入竞争性产业。
中国下不稳定的未来意味着美国可以打赌现在的相对稳定。美国退出国际合作会影响合作机构的物质资源、美国作为领导和同盟国的可信性、规则制约泛民主国际机构的稳定性。这些国际考虑跟国内的担忧有关,可能对美国的国家安全、自然环境、经济福利产生影响。为了了解中国未 来的利益和帮助中国面临政治经济机构的挑战,美国应该进行跟中国对话。美国有责任不退出国际机构也有责任帮助像中国一样的崛起的大国与新世界秩序平安地融为一体。
翻译:施昊丹 Gretchen Trupp
中美印象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