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COMMENTS
当前位置:首页>评论

美国不愿中国发挥影响力劝和俄乌

作者:余东晖   来源:中评社  已有 569人浏览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下周即将访问俄罗斯之际,美国外交学界这两天热议的一个话题是:中方会不会再次“出人意料”地发挥作用,劝说俄乌达成停火协议?

与其说这是好奇,不若说这是担忧。因为北京最近斡旋沙特阿拉伯和伊朗这两个中东的“死对头”达成和解复交协议,令全世界大跌眼镜。人们在惊呼中国在中东的影响力出人意料之外,也感叹美国在这场全球影响力与领导力竞争中失分。

美国显然不愿北京在俄乌冲突中再次成功扮演劝和促谈的调停者角色。白宫国安会战略沟通协调员柯比17日说得很直白:“我们当然不支持中国在莫斯科提出停火的呼吁,这只会让俄罗斯受益。”

说到底,美国不希望中国在俄乌冲突中发挥劝和促谈的作用,是因为美国相信,中国在是否停止俄乌战争问题上的利益与美国是不一致的。美方认为中国在俄乌战争问题上没有跟西方站在一起,而是跟俄罗斯站在一起。

与美方这种担忧相关的是,美国担心通过中俄领导人的频繁互访会面,中俄会否走向同盟关系?而首要的试金石是,中方会否向俄罗斯提供“致命性武器”?美方在没有事实之前,先捕风捉影地制造了当前中俄关系中这个令美国感到担心的热门话题。

美国前代理助理国务卿董云裳(Susan Thornton)日前在加大圣迭戈分校的演讲会上,也被前副助卿谢淑丽(Susan Shirk)问到这个问题。董云裳是从事对苏关系转向对华关系的资深外交官,曾长期在莫斯科和北京工作过,会俄文和中文,对中俄关系有着一手的认知。

董云裳不认为中俄关系会变成同盟关系,因为她相信中俄之间的军事合作前景是有限的。由于历史上领土纠纷和冷战对峙、现实中同处远东的大国地缘竞争的影响,中俄彼此的信任度不像美国与西方盟友的互信度那么高。

董云裳认为,中俄关系具有交易性色彩,中方内部在如何对待俄乌战争上亦有争论。中国官方在此试图保留微妙的平衡,以尽可能多地保留自己的政策选项。因而她觉得中方会尽力避免向俄罗斯提供“致命性武器”,但可能通过扩大贸易,向俄罗斯提供其它形式的支持。

在回应外界对中俄结盟的关切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17日表示,两国始终坚持结伴而不结盟,对话而不对抗,发展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这与某些国家抱着冷战思维不放,到处拉帮结伙,大搞“小圈子”和阵营对抗,处处霸权霸凌霸道的做法完全不同。

对于美方宣称担心中国对俄出口“致命性武器”,汪文斌重申,在军品出口方面,中方一向采取慎重、负责态度,一贯依法依规对两用物项出口进行管制。同时中方反对没有国际法依据、未经安理会授权的单边制裁和长臂管辖。中方的立场和做法一以贯之,同一些国家在军售问题上搞双重标准、在乌克兰危机中拱火浇油的做法形成鲜明对照。

美方在要求中国在俄乌战争问题上与西方站在一起时,忽视了中方自身的安全关切。尤其是在美国国安战略和国防战略将中俄列为最主要的两大挑战,并实质性地不断采取遏制和围堵的动作时,美方希望中方与西方在俄乌战争问题上站在一起,无异于天方夜谭。

董云裳承认,中俄双方对于国际体系有许多共同的思考,目前有共同的敌人。他们都认为,美国和西方追求霸权,试图干涉他们的内部事务,决心破坏他们的安全和经济,削弱他们的国力和领导力。因而中俄之间的共同目标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而且,中俄之间有着共生经济,在军事合作方面也比原来更紧密。

在美国民间外交组织NETWORK 20/20和加大圣迭戈分校日前举行的对话会上,董云裳指出,中俄两国都觉得,国际体系要由不受限制的美国主导的单极体系转向更多国家有更多话语权的多极体系。俄中都受到美国的制裁,这是他们都激烈反对的。中方虽然明确支持领土完整,但也对俄罗斯的安全关切感同身受,因为中方看到类似的趋势线,特别是美国对台湾的所作所为。

汪文斌强调,中俄双方将在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原则基础上,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构建多极世界格局,完善全球治理。中国始终致力于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推动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全球治理向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汪文斌表示,不久前发布的《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集中体现了中方在乌克兰问题上的客观公正立场。中方主张归结为一句话,就是劝和促谈。

董云裳表示,中国调解沙伊协议令人感到惊奇,这是好事。美国曾经希望中国成为国际体系中“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就是想劝说中国多做这样的事情。如果中方真的在俄乌停战中发挥调和作用,会令人感到震撼。她说:“我怀疑中方会否去促成一个乌克兰协议,但我希望他们会。”

发布时间:2023年03月20日 来源时间:2023年03月19日
分享到:

留 言

网友留言为中美印象网网友个人的看法和感受,不代表本站观点

评论COMMENTS

中美印象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