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评论
当前位置:首页>互动>读者评论

從章念馳、李毅引發的論戰談「和統、武統」都繞不開美國與「中華民國」

作者:Blackjack   来源:中美印象  已有 89778人浏览 放大  缩小

這陣子和統、武統論戰再起,源頭是章念馳於7月13日在台灣的中國時報發表《找出兩岸關係新出路》(註1),之後武統學者李毅發表《不能向台湾社会传递错误信息——评章念驰《找出两岸关系新出路》文》(註2)痛批,隨後也是大陸的學者陳孔立教授投書中評社《章念馳何罪之有?》(註3)支持章,最新的一篇文章則是素來強調「一中屋頂」的黃年於聯合報發表《章念馳的預言應驗了》(註4)一文,這場堪稱「亂鬥」的論戰,雖然不會有什麼結果,但由於相關人等皆具相當代表性,值得重視。從某個角度來看,這次和統武統論戰與喬良之前引發的論戰,差別在於他們主要討論的是「中華民國」因素,本文藉此也略為論述一番。

(图片说明:章念驰)

簡單來說,章念馳的文章主旨在呼籲對台灣與「中華民國」多一點理解,這包括對台灣現況與「未來」的部分,李毅文章是「不用說了,打!」,並對大陸涉台研究做出嚴厲批判,陳孔立則批判李毅「胡說八道、走極端」,並指“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黨的基本方針。而黃年聲援章念馳,並指出章念馳當年「『中華民國』會被『台獨』繼承過去」的預言,即將或已經「成真」。

以喬良將軍的思維來看,他認為和統無望,武統「繞不開美國」,章念馳等人認為若要和統,那繞不開「中華民國」,黃年更由章念馳的話指出,北京的兩岸政策已是一敗塗地,並且是「咎由自取」,本文也轉錄其「金句」如下:

(图片说明:李毅)

「我們今天不是消滅中華民國的歷史時期了,中華民國一切成就和今日台灣,是我們必須繼承的一筆歷史遺產,而不是我們的包袱…廣大台灣同胞認同『中華民國』不是要『台獨』,更不是要對抗中華人民共和國,而是要求得一合理身分,作為統一前他是中華民國國民,希望得到尊重。」
   「如果我們不能接受這份『遺產』,『台獨』就會把它變成『中華民國在台灣』、『台灣就是中華民國』,來對抗大陸,反而成了『台獨』的一份資產。」

「如果我們不能正視『中華民國』問題,『中華民國』會被『台獨』繼承過去,那麼兩岸之間的法理連結點就會蕩然無存,危機就會爆發,我們會付出慘重代價。因此我們必須以高度智慧來處理『中華民國』問題。」

(图片说明:陈孔立)

其實,若看待中共在1949年以後的歷史,多年以來建構「中華民國已經滅亡」及「台灣是叛離的一省」的相關論述,也不是說推翻就能推翻,雖然章念馳從「理解」的角度要中共中央省思,但這種「大破大立」的新思維,在中共同時面對美國與台獨等分離勢力下,應該很難以做到。

若就台灣的民主進程來看,「中華民國」對台灣來說,一直是「外來政權」。就算有選舉,那也是地方性質及增額中央民意代表的層級,並未觸及「中華民國」對台灣的統治權源,這種情形直到1996年台灣的「總統直選」才改變。

推動總統直選的李登輝對「中華民國」與台灣連結「居功厥偉」,但這究竟是「中華民國新生」或「中華民國台灣化」,也不能一言道盡。從蔡英文在去年「國慶」表示「中華民國已經在台灣屹立超過七十年」的談話來看,現在民進黨已經把蔣介石「外來政權」的歷史「內化」而沒有「重新開始、切斷」,這對素來強調兩蔣統治台灣沒有正當性、「中華民國是流亡政府」的民進黨或台獨論述來說,無疑是一種倒退,甚或給予中共「消滅叛離的一省」的口實。

因此,固然中共將李登輝「定性為台獨」,但若他在1996年宣布台獨,他以選票的「民主正當性」推翻「外來政權」,那就是「中華民國」的終結了。換言之,在台灣主政者真正邁向「法理台獨」之前,「中華民國」是大陸「解決台灣問題」的第一道關卡與「枷鎖」,大陸認為「中華民國」棘不棘手,那又是另一個問題了。

然而,在大陸官方或人民想要「解決台灣問題」時,台灣人民的意願、要採取的手段是否「文明」,也攸關於中國立足於世界將要扮演的角色。正如大陸近來指責美國不文明、以商逼政、干預網路自由,難道大陸沒有用類似手法對別人?或對台灣?

(图片说明:黄年)

另一方面,對「大一統」毫無概念的台灣人越來越多。在一九九一年,台灣教授曾祥鐸出席北京的兩岸學術研討會,提出一篇兩萬多字的論文:《從中國歷史上九次大一統,看兩岸未來的統一》,認為過去九次都是以武力完成統一的,兩岸未來的統一,也將難逃「民族慣性」(註5)。中國的民族主義在「民族慣性」影響下,認為「武統」才是「正道」的人必然越來越多,但若大陸以武力手段「解決台灣問題」,就算如李毅所言「武統台灣,不會戰死3300萬人,不會有330萬人,不會有33萬人,可能在33000人以下…武統台灣,中華民族,犧牲不起?」,但這種「以力服人」的姿態,及後來治理台灣必然帶來的動亂,世人那時難道還會認為中國「愛好和平」,外人又怎能理解什麼是「大一統」?

中國武力統一台灣的「代價」,當然不只是「幾萬人的死傷」那麼簡單。

最後,從歷史上來看,艾奇遜(Dean Acheson)於1949年接任美國國務卿,據說是他說的笑話是:「一進辦公室,有一個人就倒在他身上,那人就是蔣介石」。這樣鄙視蔣的人,所以建議杜魯門「等待塵埃落定」,那時的美國根本不在乎台灣及台灣土地上人們的命運。而剛過世的李登輝雖自比摩西,但真正如同摩西過紅海出埃及的卻是蔣介石,他帶著百萬軍民越過台灣海峽來到「寶島」,蔣介石這個「現代摩西」並沒有在台灣「建立以色列」,往後的「約書亞」李登輝、蔡英文反而把台灣與「中華民國」綁的更緊密!

是故,所有人該面對的是,「中華民國」的新樣態將如何走下去,台灣人會不會繼續戴著「中華民國」的「面具」,大陸何時會從現在對美國與「中華民國」的「不耐煩」轉為「攤牌」?

從現實看,雖然美國「反共」台面化,但要出現像1949年那樣支持蔣介石的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將軍也不可能,中國與美國的軍力差距更與當年不可同日而語,對中共與大陸來說,即使是離「目標」更近,但也該思考:

大陸如果最終使用武力手段讓「中華民國」在歷史「退場」,離「大國崛起」更近或更遠?用武力完成「統一大業」後,世人不再相信中國「愛好和平」,中共帶領的中國又要在未來的人類歷史中扮演什麼角色?

正如許多人所講過的,大陸未來如何對待「中華民國」的態度,決定了其他人看待中國的方式,無論「和統、武統」都繞不開美國與「中華民國」之外,也決定了中國未來的道路。

附註:

註1:章念馳,找出兩岸關係新出路,中國時報,2020/7/13。

註2:李毅,不能向台湾社会传递错误信息——评章念驰《找出两岸关系新出路,烏有之鄉,2020/7/19。

註3:陳孔立,章念馳何罪之有?,中評社,2020/7/21。

註4:黃年,章念馳的預言應驗了,聯合報,2020/8/9。

註5:曾祥鐸,論「五天半就可完成的斬首計劃」,《海峽評論》165期-2004年9月號。

发布时间:2020年08月12日 来源时间:2020年08月12日
分享到:

留 言

读者评论

中美印象
官方微信